修复类原料

修复类原料

随着合成生物学的快速发展,其在医美天然原料商业化生产上的应用不断取得突破性的成功。较之传统化学合成与微生物发酵技术,合成生物学具有生产高效、成本低廉,反应条件温和、对环境污染较小等显著优势。

产品列表

货号 产品名称 产品功能
  三胜肽(GHK) 具有防止氧化损伤、组织修复和促进干细胞增殖的生理活性。
  蓝铜肽(GHK-Cu) 参与结缔组织形成、抗氧化防御和细胞新陈代谢等生理过程,在胶原蛋白和弹性蛋白的产生中起着关键作用,并且具有促进干细胞分化的功能。
  重组贻贝粘蛋白I型 贻贝粘蛋白中弹性最强,且唯一具有天然多聚结构的分子,拥有超过透明质酸的长效保湿功能。
  重组贻贝粘蛋白III型 兼具贻贝粘蛋白I型的弹性和V型的粘性,具有显著的细胞修复、疤痕控制、保湿、抗菌、抗炎等活性。
  重组贻贝粘蛋白V型 贻贝粘蛋白中粘附性最强、多巴胺修饰率最高的结构,具有高效的止血、修复和抗炎活性。

 

产品简介

  • 蓝铜肽(GHK-Cu):1973年在人体内首次发现三胜肽(GHK),它广泛存在于人体血浆、唾液和尿液中,是一种信号肽也是一种载体肽。直至1999年,Maquart等人才首次证明了蓝铜肽(GHK-Cu)具有组织重塑激活剂的功能。蓝铜肽相对于其他大蛋白具有体积小,更易接近细胞膜受体的特性,具有高亲水性,对氧化应激敏感,并且易被组织中蛋白酶分解,因此具有高透皮性、修复活性和安全性。

市面主流蓝铜肽均由化学法合成,我们的产品采用重组生物技术生产,在绿色安全的基础上,其物质结构更是达到了化学法、酶法无法企及的单L型纯度,与人体天然来源结构完全一致。

  • 重组贻贝粘蛋白系列(Recombinant Mussel Adhesive Protein):贻贝粘蛋白又被称为“海洋软黄金”,于上世纪80年代被首次发现,属于海洋多酚蛋白家族。贻贝粘蛋白结构序列中富含赖氨酸(Lys)、精氨酸(Arg)和酪氨酸(Tyr),使得其在人体生理pH值下有着很强的正电荷,同时被酪氨酸酶氧化后可形成大量多巴(DOPA)基团。这些理化性质,让贻贝粘蛋白具有独特的细胞修复功能,不仅可以控制创口区域细胞修复排布,从而减少疤痕,还能有效粘附创面,起到隔绝、保湿和抗炎效果,促进皮肤因氧化、紫外照射、过敏等造成的损伤修复。

天然贻贝粘蛋白直接从贻贝的分泌腺中分离提取获得原料,据估计生产1克天然贻贝粘蛋白需要数千只贻贝,不仅效率低下,还难以获得单一结构的贻贝粘蛋白。英普博集在国内首次采用重组DNA和底盘细胞构建优化技术,通过生物合成方式高效生产不同天然结构的贻贝粘蛋白,不仅解决了资源稀缺和环境保护问题,还最大程度上实现的原料质量均一性、稳定性和安全性的控制。

Date

16 July 2024

Tags

医美原料

英普博集利用其在微生物药物和重组多肽与蛋白研制方面的专业技术,为您提供用于医药、医美和生命科学等领域,生产与研究所需的原料、中间体和技术转移服务。

集团内企业链接:
绽妍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绽妍(陕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西安德诺海思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西藏圆融药业有限公司

联系我们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成华区成宏路72号1栋14层

电话:028-83531308

手机:18113016691

邮箱:info@enzpro.com